肇庆:美德代代传 全国“敬老爱老助老模范”的真情故事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三次样条插值 预测 肇庆:美德代代传 全国“敬老爱老助老模范”的真情故事

肇庆:美德代代传 全国“敬老爱老助老模范”的真情故事

2022-03-27 11:4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  九九重阳节,浓浓敬老情。近年来,肇庆市高度重视敬老爱老助老工作,多措并举有效地推动了老年优待政策的落实,提升社会惠老服务水平,涌现出一批批先进模范典型,他们都在各自的家庭、工作岗位中发扬敬老爱老助老的精神,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孝亲敬老的美德,为老年人办了大量实事好事,在全社会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。籍重阳佳节来临之际,让我们走近五位“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”,聆听他们的故事,感受传统美德的力量,学习先进模范典型的高尚精神,传承和弘扬模范榜样精神。

  郭弟喜:心中有大爱 让老人老有所依

201c9ab02a10449211ea3259a36b9598_1508926937665.jpg

郭弟喜(左)定期上门慰问老人。资料图片

  她用寸草之心、绵薄之力,让一名名花甲老人心有所依;她多次组织志愿者赴乡慰问老人,陪伴时间超过和家人相处的时间;她脑海里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,就连中秋、端午都是和孤老一起度过;她把孤老的冷暖牵挂于心,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一群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。她就是高要区金利爱心慈善协会会长郭弟喜。

  多年来,郭弟喜积极发动公益项目,引导大家热心参与公益。经过多次公益活动,协会会员乐于奉献、热情高涨。不少孤寡老人家庭、特困老人家庭的住房是有几十年房龄的老房子,屋内漏水、开裂,水电设施陈旧,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。为改善老人安居环境,2017年7月,金利爱心慈善协会启动“2017年敬老安居志愿服务项目”,组织志愿者到金利镇内110户孤寡老人、特困老人家庭提供敬老安居志愿服务,内容包括检查和维修房屋、水电设备设施,粉刷墙体,平整屋内地台等,让老人有一个安全、宜居的家居环境,乐享晚年。

  “有老人缺乏物资,我们就会赠送相关物资;有老人缺乏精神关爱,我们就会尽量上门陪老人家多聊天。”郭弟喜说。渐渐地,老人们喜欢上了这个乖巧又懂事的“丫头”,平日里遇到点新鲜事、烦心事也都爱讲给她听。“有能力,就会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。”这是郭弟喜常说的一句话。她表示,老人家更缺乏精神层面的关爱,每次看到老人期盼的眼神,她心里也就多了一份做慈善的动力。

  不管工作有多忙,郭弟喜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上门探望这些孤老,陪他们聊天,帮助解决一些困难。随着金利爱心慈善协会不断壮大,各项公益事业也开展得越来越顺利。这个群体正在发光发热,感染着身边更多的人参与慈善,这让郭弟喜感动不已。金利爱心慈善协会执行会长梁永强说,“郭弟喜是一个很热心、很有公益心的人,每次做慈善都尽心尽力,她的爱心感染着身边所有的朋友,影响着大家更好地去做慈善。”

  马素梅:体贴入微好儿媳 敬老事迹传为佳话

image.png

鼎湖桂城中心小学语文教师马素梅。西江网 记者 甘婉怡 摄

  她是一位细心、孝顺的女儿,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儿媳,是邻居学习的榜样,她的敬老事迹在学校传为佳话。她就是鼎湖桂城中心小学语文教师马素梅。2017年,她荣获全国“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”称号,这是对她以实际行动诠释敬老爱老美德的极大认同。

  2010年春节,马素梅回娘家探亲,发现母亲的眼睛看东西很模糊,于是立即把双亲接到自己身边同住,便于照顾。经医生诊断,母亲是因糖尿病患上白内障,需要住院控制血糖后再做白内障手术,在母亲住院期间,她每天一下班就到医院陪伴妈妈。当别人问起天天要上班还要跑几十里远到医院累不累时,马素梅总是说:“妈妈需要我,我来了能给妈妈带来安全感,有助于治疗,我累点无所谓。”就这样,她的母亲顺利地完成手术,重见光明。糖尿病需长期打胰岛素和吃药控制,母亲出院回家后,马素梅当起了妈妈的护士,每天早晚帮妈妈检测血糖,每餐餐前为妈妈打胰岛素。为了帮妈妈更好地控制血糖,她在饮食方面更是费尽心思。半年下来,妈妈血糖稳定了,马素梅却瘦了一大圈。

  屋漏偏逢连夜雨。2016年正月,马素梅的母亲被确诊乳腺癌晚期。听到这个消息时,马素梅心痛不已,她为了不让父母担心,瞒着母亲的病情,告诉她只是个普通肿块,只要切除就没事了,同时积极联系医生,制定治疗方案。现在,她的母亲已经做完手术在家休养。马素梅周围打听治疗乳腺癌的药方,希望帮妈妈赶走病魔。她还在节假日带父母外出游玩,多做些他们喜欢吃的饭菜,陪他们聊天。看到父母脸上的笑容,听到父母开心的笑声,是马素梅最幸福的时刻。马素梅说,作为儿女就应该趁着双亲还健在,多陪陪他们。马素梅不仅是孝顺父母的好女儿,也是孝敬公婆的好媳妇,她把公婆当作是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,与他们和睦相处。

  十几年来,经常为他们添新衣买好吃的,嘘寒问暖,还经常带老人家去旅游。邻里总是对她家婆说,娶了个媳妇等于多了女儿。2012年5月,马素梅的婆婆不小心割断了一根手指,需要住院缝合治疗。这期间,马素梅每天一下班就往医院跑,帮婆婆擦身子、做按摩。邻床的病人都说:“阿姨,您的女儿真孝顺!”家婆笑着说:“我这‘女儿’还真不错!”“让老人安享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马素英的丈夫陈志光表示,一直以来,他都很支持妻子将岳母带到身边,一起共同照顾,“做人要懂得饮水思源,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”马素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、爱老,让身边人明白到夕阳的幸福要有朝阳的回报,要用真诚的心做助老之事,使所有老人都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。

  马玉珍:弘扬敬老美德 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

1508927287661.jpg

马玉珍无微不至地照顾家公。资料图片

  马玉珍,广宁县赤坑镇合成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,她用30多个春秋,诠释着何为敬老、爱老、助老。她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,也是当地群众有口皆碑的村委会好干部。马玉珍一家曾获得肇庆市“五好家庭”和“十大最美家庭”的荣誉称号。2017年,马玉珍这名党员荣获“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”这一殊荣。多年来,马玉珍勤俭持家、尊老爱幼、任劳任怨,默默地承担和履行着一个家庭主妇的责任和义务,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,为家中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,为子女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。

  一直以来,马玉珍一家生活拮据。1993年,马玉珍的婆婆谭水英被诊断患有心肌梗塞,身体非常虚弱,需在广宁县人民医院住院半个月,期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。马玉珍的丈夫为母亲的医药费到处奔波,照顾老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马玉珍身上。那时,她时刻守在婆婆的病榻前,喂饭、端大便、擦身、按摩、守夜,成了婆婆的陪护。婆婆出院后,马玉珍顾不上休息,千方百计地让婆婆调理好身体。在有限的家庭条件下,马玉珍每天向猪肉档档主赊来少量猪肉,精心煮给婆婆吃,自己却舍不得吃下一丁点。“每次看到婆婆吃肉时满足的样子,自己也跟着高兴。”马玉珍说道。1996年,婆婆不慎摔了一跤,导致右腿骨折,马玉珍每天给老人擦洗、敷药,耐心侍奉老人,从没叫过一声苦,也没说过一声累。

  对于马玉珍的事迹,合成村村委会副主任胡元锋深有感触。胡元锋说,自己的母亲多年前患上中风。10多年以来,自己以马玉珍为榜样,坚持精心照顾母亲。“每当劳累时,想起马玉珍的事迹与精神,自己又充满了力量。”如今,尽管婆婆去世了,马玉珍对家里的老人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。2014年7月,公公不慎跌倒,造成股骨骨折,老人恢复后,行动大不如前了。4年多来,马玉珍依旧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他。多年如一日,从来没有给两位老人脸色看,悉心照料他们,马玉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,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,树立起一个农村媳妇慈孝、善良的美丽形象。

  刘雪珍:言传身教 用孝心责任心构筑最美家庭

1508988545620.jpg

为婆婆按摩已成为刘雪珍(右)每日必做的事情。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摄

  孝顺长辈是维系家庭和睦的重要纽带。在四会市地豆镇大东村委会,就有这样一户家庭,因为孝老爱亲、家庭和睦而得到乡亲邻里的交口称赞,被誉为“最美家庭”。2017年,家庭成员刘雪珍荣获全国“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”称号。不少人认为,婆媳关系是天底下一大难题,但她和公公、婆婆的感情却如亲生一般。结婚至今,刘雪珍一直和公公、婆婆一起生活。刚成家时收入捉襟见肘,刘雪珍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,心里却总惦记着两位老人,每次到镇上赶集都会买点适合老人家吃的水果、副食品让老人们尝尝。每年两老的生日或过新年,都会记得给他们添置新衣服,而且每次她带婆婆到集上,都让婆婆亲自挑选商品。每当档主问婆婆,“这是你闺女吧?这么孝顺,亲自陪你来买衣服,真的太好了!”时,婆婆都会骄傲地说,这是我亲如闺女的好媳妇啊!看着婆婆一脸幸福和档主羡慕的眼光,刘雪珍心里乐开了花。

 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,刘雪珍恪守着“君子入则孝”“事父母能竭其力”的人生格言,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作出了表率,赢得了亲朋邻里的称道。2009年,70岁的婆婆左脚骨头坏死,需要手术治疗。但家里拿不出手术费,顿时笼罩上一层阴云。婆婆见此屡屡想放弃治疗,刘雪珍看在眼里,痛在心中,咬牙说:“我们这个家不能缺了妈,妈的病只要能治,不管花多少钱都一定要治好。”于是,夫妇两人不辞劳苦地四处奔走,多方筹借资金,终于筹足8万元的手术费。在刘雪珍夫妻的多次劝说下,婆婆被两人的孝心所感动,答应去广州进行换骨盖手术。手术后婆婆的病情恢复很快,加上刘雪珍无微不至地悉心照料,出院一个多月后她就可以下床慢慢行走,经过多年的调理,现在还可以下地种菜。想不到的是,婆婆的病痊愈不久,公公又在2011年患上了脑中风,导致半身不遂,生活不能自理。住院治疗后身体还比较虚弱,不能下床活动。为了悉心照料公公,当时出外打工的刘雪珍,毅然辞掉了工作,回家伺候双亲,并坚持每天早晚搀扶公公行走半个小时,天天如此。经过两三个月的锻炼,公公终于可以不用搀扶都能自己慢慢行走,生活也基本可以自理。

  作为一位母亲,刘雪珍深知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,让小孩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,才能让他们明白,爱心、孝心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品质。因此即使再忙再累,她也从不放松对子女的教育,时常教育子女学习要勤奋努力、生活要简朴、对人要和善、对长辈要尊敬、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,并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。她的女儿和儿子在她的感染下,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、爱心和上进心,遇上风雨天或气候变化,心里都惦记着爷爷、奶奶,有什么好吃的,哪怕是自己喜欢的都会先让给长辈吃。在学校,他们是同学的榜样、老师眼里的好学生,在家里是父母的骄傲,人人称赞的好孩子。刘雪珍用爱心、孝心、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家庭,扮演好为人母、为人妻、为人媳的角色,为身边人树立起敬老爱老助老的模范形象。

  朱树海:立足基层老有所为 夕阳余晖暖人心

1509099132874.jpg

朱树海与社区老人交谈,听取老人的建议。西江网记者 岑永龙 摄

  朱树海是怀集县怀城镇育秀社区主任、党支部书记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、社区干部,二十年多来,他一直把敬老、爱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,时时处处以身作则,树立榜样,教育引导广大居民增强尊老敬老意识,使每位老人都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医,安享晚年,他尊老爱老的美德在社区有口皆碑。2017年,他荣获全国“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”荣誉称号。

  榜样精神引领爱心之花生根发芽。“尊敬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。”朱树海常常教育党员群众,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上一辈的努力拼搏,是他们当年的辛勤劳动打下了基础,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,他们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。朱树海以实际行动做好爱老、敬老表率,他连续多届当选为社区主任、党支部书记,他不仅积极带领社区居民投身社会建设,取得突出的成绩,而且更为社区老年人着想,脚踏实地地为老人服务。目前,育秀社区管辖1.5万多人,其中60岁以上老人就有2000多名。为更好地服务老人家,朱树海创新建立老龄工作小组,他担任组长,事必躬亲,深得社区老人赞赏。

  立足基层社区,爱心在社区涌动。每逢中秋节、重阳节、春节等重大节日来临前,朱树海总是惦记着社区的老人,他带领居委会其他成员深入到辖区内的企业、单位,积极宣传惠老政策,并常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逐家逐户上门慰问,嘘寒问暖,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,并在每年重阳节时请他们到社区医疗站接受免费体检等服务,让他们感受到党和集体的关怀和温暖。有时遇到特困老人家庭和五保老人发生重大困难时,朱树海还经常自费帮助他们。同时,为了满足老年人文化生活的需要,社区成立了广场舞队、老年门球队,配齐了服装、器材。设立了老年人活动室,定期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文体比赛,使其个个精神矍烁。朱树海全心全意地关心帮助老人,社区里的老人们都铭记在心,老人们说起他时都会激动地竖起大拇指称赞:“朱书记把我们的晚年生活照顾得很好,他是我们的贴身小棉袄。”

  老有所为,余热生辉,奉献的人生最美丽。在育秀社区,有这样一群可爱的老人,他们热衷公益,互帮互助,老有所为,把不老的爱心和热忱向外播撒。朱树海告诉记者,从2013年开始,该社区就成立了老干部治安巡逻队和医疗卫生志愿队,不仅能让社区老人发挥余热,还能提升社区的治安效果,让老人家老有所为。平时朱树海都会定期带领他们巡逻小区,以及免费上门为独居、孤寡老人服务,力所能及地照顾这些特殊老人。二十多年来,朱树海践行群众路线,把老年工作作为社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,以和风细雨的方式,把温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,让每一位老年人都心情舒畅,使其感受到来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。今后,他将一如既往地推进尊老爱老工作,树立敬老之风,促进社会文明进步,为构建和谐、幸福社区做出更大的贡献。(肇庆文明网 杜杏玲 综合 通讯员 刘浩辉)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